
貳、學習
Learn.
一、技術面
進到公司初期,我們先是自己看一些PPT及影片教材,對公司及未來自己要做的工作先有初步的了解,看這些影片及PPT時,我會邊作筆記,寫下未來可能使用到的重點。
看完了這些教材之後,公司的主管以及正職們替我們上了一些課程,讓我們對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我學到了許多不管是使用Visual Studio或是Coding上的技巧,我認為比在學校學到的更多,像是我之前雖然知道在debug時可以用中斷點,但其實我沒有很會使用,在工作上撰寫程式時,才知道設中斷點在debug時有多麼省時及方便。
另外,公司所使用的資料庫系統是Oracle,在學校更是完全沒有接觸過,且在學校學到的SQL語法是非常基礎的,在工作上應用略顯不足,因此在工作時我不只是學習到了一套新的資料庫系統,更是對SQL語法更加熟悉。
進到公司中期,工作的難度也慢慢開始往上加,不再像剛進公司時被交付的工作通常都是較基礎且距離截止日期較久的,這也讓我了解到自己還有許多要學習的東西,希望在剩下的半年裡我能夠在公司學習到更多、突破自我。
二、非技術面
實習了半年多的時間也開始慢慢習慣上班族的生活作息,雖說一開始真的非常不適應,因為上課期間都是早上有課時才會起床,但隨著實習也有一段時間,也就慢慢習慣了。再來我學到最多的就是與人相處及做事的方式,在學校時我遇到問題我都不習慣去詢問師長或同學,但在工作上時會遇到很多困難,且在網路或書籍上找不到答案時,我認為先找出自己的錯誤,然後再請教工程師,反而比自己苦惱了老半天卻找不出答案更有效率,否則,可能會因此拖延到工作進度。
參、自我評估及心得感想
一、自我評估
實習了一段時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同時我也了解到自己所不足的地方,像是有時候做事不夠細心、程式能力上的不足等,我認為都是自己還有待加強的部分,也希望自己能夠在剩餘的實習期間繼續充實自己,不論是技術方面,抑或是非技術方面。
在公司的這段期間我學習到非常多東西,也謝謝學校給予我們這樣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到學校以外的地方學習。雖然主管們不會給我們任何壓力,但也算是提早體驗出社會後的生活,而我認為自己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我想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同學們在我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主動對我伸出援手,還有學姊們也都很樂意幫助我們各種大大小小的事,從而讓我所遇到的困難都迎刃而解。
二、心得感想
其實在進公司之前,我對我的程式能力一直不是很有信心,但一進公司後,公司不會一開始就要求你要馬上接工作,而是循序漸進、慢慢從頭教起,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工程師們人都很好也都可以詢問他們。
我認為目前我遇到最困難的,就是將VB的網頁翻成C#的程式語言,因為我對VB的程式碼不算熟悉,在翻譯之前需要將一行行的程式碼看懂就花了我不少的時間,也讓我認知到自己認識的程式語言實在是太少了。不過,在經過這一次的工作後,也讓我對VB更加熟悉,甚至是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可以讓我多認識到一種不同的語言、精進自己的程式能力。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裡,我不只是學習到程式方面的能力,也學習適應職場生活,同時也在公司認識了一群一起上班的好同事。本來在班上不熟的同學,也因從事同一份工作而變成了朋友,在工作遇到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手、互相幫忙。因此我非常感謝學校所提供的實習機會,才能讓我們早在大三的時候進入職場學習,提早了解職場上的情形。
暑假期間,我們一周的上班天數變長了,工作的難度也稍微提高,不過在工作變難的同時,我們也在其中學到許多東西,像是資料庫裡的Procedure,也是直到現在才有實際撰寫的經驗。迄今為止,我對自己當初選擇校外實習的這個決定毫無後悔,甚至覺得還好當初自己選了一條對的路,因為我本身就在猶豫自己在大學畢業之後該選擇升學還是就業,但在實際體驗上班的生活之後,我更確信自己所要的是什麼,如果時間可以重來的話我相信我還是會選擇校外實習。
肆、對系上的建議
一、減少作業、報告量
我認為作業之間的時間距離過近,且工作內容基本上是固定的,不會有過多的變化,因此建議可以一學期在期末做一次報告即可。
二、選修開課稍少
校外實習的同學因上班三天,只剩下兩天的時間可以選課,但系上選修開課稍少,可能會有選修學分不足或無法修到自己想修的選修課程問題,若還有必修課程未修過的同學則壓力會更大。
三、延長申請實習作業時程
建議學校可以提早開出實習空缺,供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做選擇,不然時間有點急促。
四、實習及上課擇一
校外實習的同學需上班三天再加上兩天的學校課程,但學校課程往往會伴隨許多課後作業或是報告,下班後還要完成學校的課後作業,有時會有點應付不暇,如改成五天上班及五天上課應會較理想。